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新能源赛道下半场,与常州氢湾共同奔跑

IP属地 北京 编辑:王婷 高工氢电 时间:2024-09-30 13:12:37

“如果说1990年代是风能的十年,2000年代是太阳能的十年,2010年代是电池的十年,那么在2020年代我们将迎来能源转型的下一个前沿:氢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文章,这样总结全球能源的过去和未来。瞄向新能源前沿,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氢能战略,都在积极推动氢能技术的发展,并将氢能视为未来能源转型的关键环节。

中国是其中推进氢能产业建设卓有成效的国家,绿氢规模化发展全面提速,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和加氢量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氢国和氢气消费国。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体系占比约10%、到2060年占比约15%,可带动形成10万亿元级新兴产业。

常州是中国各省市中推进氢能产业建设卓有成效的突出代表。常州素有“新能源之都”称号,将氢能作为“新能源之都”建设的新战略,在武进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启航“常州氢湾”建设。常州氢湾作为“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发展氢能产业的关键载体,已吸引了30多个氢能项目,打造“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新能源产业底蕴深厚,氢能高地崛起

对城市而言,新能源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能源企业聚集程度的高低,既反映了城市创新能力和产业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此外,新能源投资热度是城市吸引力的展现,投资热度越高的城市,在区位交通、政策扶持、要素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也普遍较为突出。

在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中国城市50强新鲜出炉,常州位居第三。而在“新能源投资热度”一项的排名中,常州更是高居全国第一。这足以反映出常州这座城市在新能源领域里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从企业端来看,常州是新能源企业成长“摇篮”,既有星星充电、天合光能这样的本地企业成长为赛道龙头,也有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宁德时代、理想汽车、比亚迪、贝特瑞、星源材质等明星企业均在常州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机构,如宁德时代在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理想汽车全国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都设在常州。2023年,常州新能源整车产量达67.8万辆,占全国产量的7%;全国每出口10台新能源车,就有一辆常州造;全球每10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搭载常州产电池。

从GDP产值来看, 2023年常州GDP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新能源产业扮演了“中场核心”的角色: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超7680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常州因新能源产业的崛起而大放光彩。

氢能作为一种优质的二次能源,在能源存储和利用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发展氢能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加快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提供强劲动力,为此近年来中央及各地方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推进氢能发展。有对新动能一以贯之的浇灌培养,有对新产业渊图远算的细心布局,也有对新模式大胆定夺的躬行实践的常州,将氢能作为其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强劲新引擎。

2023年1月,常州氢湾正式启动。常州氢湾位于“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中轴,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启动区1000亩,以武进国家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为主要阵地。常州氢湾致力打造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和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

具体来看,常州氢湾聚焦“制-储-运-用-检”产业链各个环节,打造“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氢能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氢能产业创新体系;助力氢能企业做大做强、创优创精;推动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更加紧密,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配置更加协调,并推动更宽维度、更高质量的氢能示范应用场景落地。

武进作为常州新能源之都的首位区,同时也是常州氢湾的承载区,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加快区内氢能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23年初,武进区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支持武进区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氢能产业投资、企业发展、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加氢站建设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活动进行资金补助。

在应用示范方面,武进区政府发布武进区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拓宽氢能应用场景,同步在常州氢湾规划常州市首批氢能公交、氢能游艇等特色示范。值得一提的是,入驻常州氢湾的氢能企业,也可享受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涵盖科技项目、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等。

备受企业青睐,常州氢湾品牌进一步打响

整体来看,武进区以载体平台建设为基、以产业生态营造为先、以重大项目集聚为要,紧盯“制、储、运、用”全环节,抢先布局国家氢能检验检测中心等重点平台,集聚产业链项目30余个,全面打造供氢、公交示范应用、绿色制氢及安全储运三大应用场景。随着氢能项目集聚效应的逐步形成,常州氢湾品牌正在进一步打响。

在2024年6月举办的产业大会上,常州氢湾联合博世公司、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方共建新能源现场工程师培训中心,将为常州、江苏乃至全国的氢能产业提供人才培训服务及专业技术支撑,建设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氢能产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海洋氢能中心产业化基地揭牌,中心下设氢致能源(江苏)有限公司,在园区布局海水制氢装备业务,建设研发和制造基地,为武进氢能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氢致能源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海洋氢能研发中心下设的产业化公司,专注于电解水制氢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应用,在关键电极材料、先进电极结构、高效工艺流程、电解海水制氢系统领域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

“由于常州在装备产业配套齐全,在未来产业氢能产业加大布局,有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对于氢致能源在华东地区的布局有着重要意义。未来氢致能源将持续专注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做细分产业龙头。” 氢致能源负责人表示。

大会现场还发布了常州氢湾氢能发展的三大创新成果——飞凡新能源氢动力船、三氢常氢系列电堆和国科领纤碳纸。其中,飞凡新能源氢动力船采用了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不仅实现了零排放、无污染,还具备高效、稳定的动力性能;三氢常氢系列电堆是三氢科技以“智能一体化电堆”理念潜心研发的创新之作;国科领纤碳纸实现了国产替代。

国科领纤负责人透露:“国科领纤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孵化,专注于碳纸及碳复合材料的生产。由于公司的客户集中在华东地区,西太湖‘东方碳谷’全国知名,常州氢湾在公司的前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公司于2023年落户常州氢湾。公司致力于打破国外企业在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领域的垄断,实现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

大会现场,还有7大项目入驻常州氢湾,分别是氢和元泰碱性制氢隔膜项目、领氢科技化学链水裂解制氢装备项目、氢耀碱性电解水制氢隔膜项目、氢航科技氢动力船动力系统项目、飞凡新能源氢动力游艇项目、GDL气体扩散层项目、江苏德琛常工钛阳极板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常州氢湾这一专业载体,武进集聚常州西太湖氢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绿色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布局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设立氢能专项天使基金,并与IDG、国电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合作,未来将形成总规模超20亿的新能源(氢能)产业基金。

武进目前还开工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氢能产业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同时还推动常州大学与同济大学合作成立氢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常工院与中石油共建中德亚琛国际氢能装备研究院。预计到2026年,武进将引育氢能装备制造及气体储运等产业链企业60家以上,氢能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形成空间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优势产业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产业的发展与格局,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交汇叠加,催生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以氢能产业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领域,是武进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常州氢湾正在加速奔跑,未来已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