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常州:激发新能源确定性增长

IP属地 北京 编辑:郑佳 新华日报 时间:2024-09-29 08:04:32

□ 本报记者 蔡炜 万小珍 徐维庆

9月26日,2024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会·投资常州大会举行,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发布常州“中国新能源之都”城市产业名片,42个项目总投资397亿元签约,其中9个外资项目,总投资11.6亿美元。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新能源,“能”链世界;新赛道,“投”向未来。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作出全面部署,支持常州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常州要加快构建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改革探索和创新,乘势而上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新名片:十年磨一剑迈进中国新能源之都

常州历来以吃改革饭闻名,走创新路成长,凭精气神制胜。363天,江苏时代的一个百亿项目,从签约到投产;6年,理想汽车从3页PPT,到营收破1238亿元;4年,一座小规模量产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成长为零整协同、产业集聚的新能源之都。全面深化改革,让常州这座没有矿产资源优势的城市,从资源小城蝶变为新能源之都,将“一切皆有可能”变为可能!

今年1—8月,全省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2%、15.3%和36.2%,“新三样”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常州新能源整车产量近68万辆,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第一,形成了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5个产业集群接续步入千亿级。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早,产业规模大,已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表示,常州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网联”产业生态闭环,作为制造大市要巩固优势、勇挑大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名片是一座城市产业实力的重要标识和经济影响力感召力的具体象征。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映昆表示,靠着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常州新能源产业总产值在全国占比重、企业集聚度高、技术领先,万人人均GDP排名全国前列,下一步需要强化产业群链思维,做强城市“硬实力”、提升“软实力”。

在最新公布的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上,常州位居第三,并有4家新能源企业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榜单以新能源优质企业、中小企业、投资热度为评价维度,并增加了新能源高端人才指标。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有10个,20%来自江苏,这是一个神奇的现象。”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

新项目:百亿项目深耕常州加码常州

招引百亿项目、培育千亿企业、打造万亿产业,常州始终保持重大项目招引强度、建设力度,做好“增量”文章,提高“存量”质效,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众多企业家、投资人坚信:投资常州就是投资未来,加码常州就是加码明天。

经过900多天的选址考察,安赛乐米塔尔软磁项目最终落户常州高新区,打造全球一流的新能源软磁材料4.0标杆工厂。“从选址团队第一天与常州接触起,我们就感受到了常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体系、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投资者提供的一流的营商环境。”安赛乐米塔尔中国区战略项目总经理费尔南多·特谢拉说。

韩国是常州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贸易伙伴之一,有326家韩国知名企业落户。“我市正在依托生物氢打造绿色氢能城市,并计划打造相关产业集群,以此来发展IT(信息技术)、BT(生物技术)、NT(纳米技术)等高端产业。”韩国南杨州市市长朱光德说,南杨州市环保尖端城市开发计划与常州有许多共同点,常州正在打造高端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集群,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强化投行思维和用户导向,坚持招投联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常州设立了省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母基金——新能源产业投资母基金,总规模50亿元。此次还有总规模20亿元的长三角硬科技科学家基金、总规模16.8亿元的元璟新创中小创业投资基金等基金项目签约,总规模达63.05亿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长期蓄力。

新赛道:发力未来产业零碳场景

“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数字化技术的综合运用,让江苏时代发挥出生产线的极限潜能——平均一秒钟生产一个电芯、2.5分钟生产一个电池包。记者了解到,通过灯塔工厂建设,企业产能提升了320%,制造成本降低了33%,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7.4%。

一系列面向产业融合、产业创新的战略合作、创新平台、国家赛事落户常州。能源电子产业作为电子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创新产生并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第二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现场启动。常州还与省工信厅开展新型工业化厅市合作,省先进动力和储能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为常州高浓度的新能源氛围点赞,近零碳园区、耦合储能新型电厂、光储充放场景应用、减碳技术、氢能综合利用让他眼前一亮。他表示,我国新能源产业是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需要研究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利用、规模化储能与氢能以及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等,常州的探索和他研究的方向非常贴近!未来,仍需加快能源科技与产业的迭代升级,让清洁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聚焦光储充场站、建筑楼宇、工业企业、产业园区、和美乡村等领域,让试点示范逐步转化为应用场景、城市风景。全国19个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中,常州入选3个。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总数全省第一。常州市市长盛蕾表示,常州正大力推动“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率先在全省出台近零碳园区(工厂)试点、智能微电网试点方案,鼓励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车网互动等新业态发展,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面向未来,常州“新赛道”版图更加壮大。常州市副市长潘冬铃从合成生物、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固态电池、氢能、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母机等9大领域,发布“新质生产力”细分赛道投资机遇。

“没有日复一日地向下扎根,就没有今天明天的向上生长。”正如陈金虎所言,发展新能源正成为常州这座城市最确定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