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维护自由贸易合作,减碳背景下全球车企的共同呼声

IP属地 北京 编辑:苏婉清 观察者网 时间:2024-09-28 17:02:38

(文/张家栋 编辑/高莘)

“宝马愿意使用自己的影响力,保持自由贸易的开放,也欢迎中国的整车出口到欧洲,在欧洲设厂,希望中国的造车企业走出去。因为中国在20年以前也是非常欢迎宝马的。”

宝马集团董事高乐

这是在9月27日开幕的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上,宝马集团董事高乐(Jochen GOLLER)在提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来自全球贸易挑战时所发出的呼声。

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抢先通过全行业努力获得市场认可的中国电动汽车,正展现出对于全球新能源市场的领跑姿态。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却在今年被部分国家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由,试图通过加税等手段拒之门外。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交通领域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日益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共同选择。

在全球各国的努力下,今年1—8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例达到18%,比去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

但他同时指出,当前来看,实现“2035年全球市场份额50%”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目标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世界各国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合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辛国斌强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中国较早确立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接续制定产业规划、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走在全球前列。

今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703.7万辆,同比增长30.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端近3个月销量占比均超过50%。

国际能源署副署长玛丽·沃里克(Mary Burce WARLICK)则在大会致辞中多次肯定了中国在新能源市场和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于全球减碳目标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呼吁全球各国持开放的态度与中国政府、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构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添砖加瓦。

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也表示,“交流与合作,仍然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大事”。

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

在万钢看来,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前提下,全球汽车产业应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化交流合作,互学互鉴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合力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面落实。

当前,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持续推进,各国共同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交流与合作依然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势,增进理解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界的共同追求。

他还以本次参展的大众汽车为例,阐述了中国过去在深化国家贸易和投资的经验与成果。“今天我们在参观展台的时候,在大众汽车合资40年的纪念标志物前合了一张影,这40年当中,中国车企和国际车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克服困难。”

在与会车企的发言中,也不难看出,无论中国本土车企还是深耕中国并面向全球市场的外资车企,都对于开放合作,有着切身的体会与期盼。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Oliver BLUME)表示:“今年,大众汽车集团迎来了进入中国市场4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我们与中国汽车产业携手共进,我们的车型产品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他也明确表示,大众汽车集团的成功,离不开坚实的合作伙伴关系。

高乐的发言则更为直接点出了全球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汽车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产业链长,影响深远。在行业绿色转型中,企业应追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宝马坚信合作创造繁荣与增长,多方合作应成为应对当前及未来挑战的关键力量。”

在宝马看来,无论是氢能技术发展还是行业绿色转型,都与开放创新、多方合作以及良好的伙伴关系密不可分。

而作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领军者之一,长安汽车则给出了自身的建议。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

针对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发展,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认为,一方面,呼吁世界各国加大市场的开放,帮助世界汽车品牌加强合作,推动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他表示,公开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全球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希望世界各国能够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全球化的市场体系,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全球气候改善。

另一方面,他也呼吁全球各汽车品牌可以在中国试点进行新能源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并逐步拓展到全球市场。

在他看来,传统跨国车企拥有规模大、盈利好、品牌强以及全球化的运营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优势,值得中国品牌去学习。但在新能源的发展中,中国则具有规模、成本、产业链、创新、政策等众多要素的优势,如两者能够有机结合,将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 文中图片均来自WNEVC官方

当前全球气候形势依然严峻,一如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所言,“世界目前正处在通往3摄氏度升温的碰撞路径上。有时地球就像一艘全速前进的‘泰坦尼克号’,远处似乎能看到冰山的影子,但在世界许多地方包括美国,却仍然在讨论冰山是否真的存在。”

这或许也是部分国家不顾气候变化,强行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海外层层设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朱棣文也用严峻的研究数据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每年仍在超出预期的升温结果,都仍需全球各国与企业为之做出共同的努力。

除了环境因素,万钢用大众汽车在华发展的案例来说明,维护自由贸易合作同样也将为双方带来互利共赢的局面。

“大众汽车的主力车型都在中国生产,但他们的高端车型,比如兰博基尼、保时捷通过进口途径进入中国,这种投资和贸易结合的形式,既有利于外方的发展,也有利于我们合资企业的发展。”

万钢还补充表示,希望中外汽车企业,各个国家的主管部门互相多沟通,增进理解,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最理想状态不是为谁设计壁垒,而是要加强投资和贸易的结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