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九月会议放大招:民营经济会迎来一个转折吗?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磊 罔两 时间:2024-09-28 10:14:05

专家们都在谈九月会议,仿佛是在解构清宫秘史。

其实一切都是常态,就剩余一个季度了,总是要完成报告设置的基本年度目标吧?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大概率将不达预期,现在有机会守住的是GDP,增速不低于5%;这一项大概率能实现,因为,指令性的计划可以计划GDP,砸下去10万亿,一个点的百分比就出来了,但是,行政指令定义不了需求端,需求端上不来,民企的日子还是不好过。

人们批评民企,总是在与国企做对比。

这种对比也是双刃剑,瓜众并不清楚,中国意义的市场经济,比赛规则是不同的,既然规则不同,国企与民企的比较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国企好不好?太好了。

我原来所在的国企,是一个文化企业,年年去省财政开会,其实就是去伸手要钱,又不是厂长个人投资,企业有什么问题,就上交领导;久而久之,习惯成了自然。再去开会,根本不用听你的报告,领导上来一句就挖苦:今年又想要多少钱?

历任厂领导,一脑门子的心思就是在想着怎么才能把钱花光,又有多少能给职工发福利,这就是非常好的领导了。

民企没有这个命。

民企创业成功是资本家,生意成功政治上不一定都能成功,要夹着尾巴做人;失败了就成了老赖皮。中国的营商环境,缺少一条创业失败者正常生活的退路。

在前三十年,国企职工的待遇其实是很低的,最大的好处是没什么压力。

改开后,国企职工很郁闷,因为与民企比,工资差距太大了,这当然是改开初期的感觉。记得那时全国的动漫精英都拼命往深圳跑,美国人搞了一个太平洋公司,香港有翡翠公司,月薪上万港币,那时港币还是很值钱;于是,连央视动画部的哥儿们都下海了,直奔翡翠,一头是300元人民币,一头是一万港币,这当然是不二选择。那时论待遇,体制内比体制外,差到姥姥家去了,但凡有点能力、也有机会的人都下海了。

现在,反过来了,国企之好无可争辩。

但是,这正是中国经济中最值得反思的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国企确切地说是官企,很多人一听说是“全民所有制”,就很自豪,其实,这个“全民”与民企一样,利润不会与全民共享。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要对社会做贡献,这种贡献都要通过财政来体现,是通过税收实现。

从这一点来说,国企与民企,谈不上谁更“人民”;而要论税收贡献率,那民企把国企甩了二条街也不止。

2022年国企业税收占比为26.2%,民企占比为59.6%。而国企资产为300万亿,民企资产为150万亿。谁又比谁更“人民”?还真不好说,国企与民企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庞大的群体,一亿个体工商户,4700万企业,自己用自己的钱投资,养活了自己一家,还支持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生产总量、70%以上的科技创新、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这不是好事吗?

我们不能说是民企支撑起了中国民生的天,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民企,这个民生的天,国企独臂难支,否则,当年也不会搞改革开放了。如果没有民企,80%以上的就业涌向国企,国企的待遇立刻打回到改革开放前;现在经济压力大,国企不也开始降待遇了?

然而,在近些年,民企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资产增长与投资增长都差不多完全停滞了,负担越来越重,利润越来越少,已经到了边际,从平均水平看,可以说是太可怜了。4700万家的企业一年的拼搏,利润为26600亿,银行收收利息一年也有23000亿。世界500利润前五十名中,没有一家是中国企业,进入排名的四家,皆为国家银行。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问题之所在。 

一些学者在谈复苏,以为一个九月会议就能扭转乾坤,这只能说是一个短期的重大利好,但是,从一个长周期看,真正的复苏在民营。然而,从九月会议的举措看,现在还顾不上民营,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在解地方财政之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