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活动动态 | 中国科协“新能驱动,安全领航,引领新能源汽车未来之路”青年科学家沙龙成功举办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静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时间:2024-09-25 08:26:20

9月21日-9月22日,“新能驱动,安全领航,引领新能源汽车未来之路”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本次沙龙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承办,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协办,邀请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0余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安全发展最新研究进展。

沙龙由湖南大学胡满江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北京理工大学李建威教授担任学术秘书,特别邀请北京理工大学何洪文教授、长沙理工大学胡林教授作为对话专家。本次青年科学家沙龙包含主旨报告、专家点评、自由发言、对话交流和考察访问等五部分,围绕动力电池损伤分析和安全测试、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应用研究、车用动力电池安全性、智能驾驶技术与新能源汽车安全发展、标准体系建设等议题,设线上线下环节,现场与线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展开了激烈的交流研讨。

主旨报告环节,青年学者们围绕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安全的研究分享经验、交流观点。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马天翼博士作了动力电池损伤分析和安全测试报告,聚焦动力电池损伤机理、安全测试标准体系建设、全生命周期复现和安全失效分析等,详细介绍了目前原位测评、失效检测、无损探伤等动力电池开发及安全测评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与展望。

清华大学任东生博士以车用全固态动力电池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为题,展示了全固态电池发展态势、国内外技术路线、团队研究进展等全固态电池及安全性研究内容,其中着重介绍了其团队关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电芯热管理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Shahid Mumtaz教授做了题为“6G: Industrial AI Perspectives”的学术报告,从人类、社会、科技的变迁,再到通信网络技术的技术变革,完整地介绍了在工业5.0和社会5.0的背景下,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5G/6G通信技术新工具的人工智能,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交通和车辆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将面临的主要挑战。

湖南大学杨泽宇博士以新能源技术在矿用卡车上的应用研究为题,从矿用卡车工况特点和应用场景、智能新能源矿用卡车的混合动力策略、纯电动智能能量管理策略、矿卡新能源技术展望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大吨位重载车辆电驱系统和无人驾驶系统的创新和应用。

与会专家对主旨报告进行了逐一点评。专家们认为汽车安全是“汽车强国”重大产业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电动化与智能化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对于投身于新能源汽车的青年科学家而言,拓展视野、跨学科交叉融合、拥抱新兴技术尤为关键。自由发言环节,各位青年科学家围绕电池标准体系建设、电池管理与电驱系统开发、梯次利用与回收等话题,与主旨报告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并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了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前沿技术及应用。

对话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面临的瓶颈、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智能驾驶技术与新能源汽车安全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协同机制及政策保障等四项议题开展了对话交流,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何洪文教授作出发言,指出高能量密度电池面临安全性问题,需通过材料、系统和管理优化来提升,电池的自修复、热防护等智能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指出,智能化与集成化驱动系统将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高集成度的电机与控制技术。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胡林教授围绕技术问题、标准问题、政策问题对当前行业现状及问题作出发言,并指出,自动驾驶的传感器在特殊路况还需进一步突破,尤其在识别软硬物体时存在不足,推动新能源汽车场景技术的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思路。车辆安全的内涵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而延伸,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着技术瓶颈、安全监管、政策保障等多重挑战,需更加全面的汽车安全措施。

湖南大学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满江教授指出,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研发是未来重点,尤其是固态电池和材料体系的技术攻关。智能化手段将助力电动化发展,解决技术瓶颈与安全挑战。北京理工大学李建威教授指出了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在产气分析和安全方面的相似性,探讨通过传感器实现混合气体监测的技术要点,并提出面向新能源储能的硫化物技术路线。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政研咨询中心副主任王薛超指出,从能源端和基础设施入手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试点示范项目,以技术补贴搭建合理运营场景。当前政策重点在于查漏补缺,特别是县域级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特定应用场景的政策设计,如货运车绿色化转型和港口、矿山的绿色发展。

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伍文广、李奇奇分别围绕大吨位大功率的电驱动系统技术瓶颈、动力电池损伤与故障检测的研究现状、技术瓶颈及发展趋势分享经验并交流了观点,建议未来的政策更加注重交通工具与能源体系的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会议,与会专家提出了用智能化手段解决电动化问题的新观点,大家一致认为高能量密度电池关键技术、充换电技术及政策保障、储能形式创新应用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动力电池安全失效预警体系的不完善与面向应用场景的新能源动力驱动方案的不成熟,仍然是目前的挑战。应将电池状态感知与诊断、电池自修复与热防护等作为新能源汽车驱动与安全核心技术的攻坚方向。

会议期间,青年科学家一同实地考察了北京小米汽车工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与制造、新能源汽车场景安全及智能网联等技术发展现状。

本次会议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安全相关的战略方向、技术瓶颈标准体系、关键技术、政策保障等方面展开研讨,凝练了关键共性技术,提出了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搭建了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平台,开拓了与会者的视野,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