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高通,凭什么收购英特尔?

IP属地 北京 编辑:孙明 太平洋科技 时间:2024-09-24 18:51:03

近日,有消息称高通已向英特尔提出收购计划,若收购成功,将成为近年来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科技并购案之一。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收购计划仍处于初期阶段,且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包括可能遭遇严格的反垄断审查,但高通与英特尔的合并构想已引发行业巨震。

高通是目前全球第二大手机芯片厂商,英特尔则曾是全球第一芯片厂商,两家公司都是世界级的科技巨头。

尽管收购消息并未得到双方的确认,但为什么收购英特尔的不是其他科技巨头,例如风头正盛的英伟达、AMD等,而是高通?

英特尔的衰弱早已不是新鲜事(超链接前几天的稿子),其错过了智能手机浪潮、AI浪潮,又被竞争对手AMD等快速追赶,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另一边,高通凭借骁龙芯片,成为智能手机时代最大的赢家之一。

这起传闻中的收购,非常符合商业世界重演过无数遍的经典曲目:一家冉冉升起的新巨头,吞噬了一家日薄西山的老巨头。高通收购英特尔仿佛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证——智能手机早已取代个人电脑,成为最普遍的个人计算设备。

英特尔“挤牙膏”的故事早已广为人知,但高通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直至上演一番“蛇吞象”的,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

高通是如何崛起的?

1985年,艾文·雅各布和其他六位联合创始人创立了高通,其愿景是“一家能够提供高质量通信的公司”,这也是高通“QUALCOMM”(Quality Communications/高质量通讯)名字的由来。

成立之初,高通主要为无线通讯业提供项目研究、开发服务,并涉足产品制造。彼时,高通最著名的是OmniTRACS系统,这是一个利用卫星帮助长途卡车实现与总部之间通讯及定位的系统,自1988年起成为运输行业最大的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这时的高通虽名不见经传,但已展现出其在通信领域的研发实力。

1989年,高通迎来了转折点,其推出了码分多址(CDMA)技术。这项技术永久改变了全球无线通信的面貌,并在1993年成为行业标准。到1999年,国际电信联盟将CDMA选为3G技术背后的标准,其后数十年,CDMA一直是中国乃至全球3G网络的主流技术。中国在2000年宣布支持CDMA,一直到二十年后的2020年5G开始大规模商用时,才宣布逐步淘汰CDMA。

也正是得益于CDMA技术,高通开始从一家“小而美”的技术公司,逐渐成长为全球一流的科技企业。199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码为QCOM;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

1999年,为了避免与获得其授权的手机厂商和设备厂商产生竞争,高通出售了手机业务和系统设备业务,专注于技术研发、半导体芯片研究等。随后几年,高通继续在移动芯片领域深耕发展。根据iSuppli的统计数据,高通在2007年度一季度,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无线半导体供应商。

但如今外界最为熟知的手机SoC领域,高通还未深入涉足,直到2012年。

2012年2月,高通推出Snapdragon处理器,也就是如今外界熟知的骁龙系列,这标志着高通在智能手机SoC领域的正式亮相。而在中国市场,同一时期小米手机异军突起,其后小米便与高通深度合作,多次首发搭载了新款骁龙旗舰处理器。

彼时,小米手机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主打高性能、低价格,而高性能的核心便是高通骁龙旗舰芯片。两者的合作无疑是双赢,小米从一家初创公司迅速崛起,高通则将骁龙打造为智能手机市场最知名的芯片品牌之一。

如今,除苹果外,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均采用了骁龙芯片,足见其成功。

凭借着过去在通讯和芯片领域的积累,在如今5G时代,高通同样是重要一员。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截至2022年底,在全球5G有效专利族占比中,高通仅次于华为,排名第二,占比为10.04%。如今,苹果iPhone也连续多年搭载了高通基带,用以支持5G。

而在智能汽车领域,高通试图复制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高通骁龙8295芯片几乎占据了中高端电动汽车的半壁江山。

由此可见,与频频错失时代机遇的英特尔相比,高通几乎很少犯错,并在适当时候扩张其业务线。当然,英特尔虽然不复当年,但其依然是一家全球性科技巨头,高通想要完成收购,还得依靠实打实的金钱。

收购英特尔,高通钱够吗?

截至9月23日美股收盘,英特尔市值964亿美元,高通1849亿美元,约为前者的两倍。而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往往都会对市值有所溢价,例如2022年微软以684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时,后者溢价高达45%。因此,即便不考虑溢价,高通也至少需要近1000亿美元。

如果最终收购达成,它无疑将成为有史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收购案之一。

那么,高通钱够吗?

8月1日,高通发布了2024财年第三财季(财季与自然年季度不同)财报,营收93.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为2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调整后净利润为26.48亿美元,同比增长26%。

2024财年前三个财季,高通来自于业务运营活动的现金流为95.55亿美元。截至2024财年第三财季末,高通所持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77.70亿美元。

可以看到,虽然高通净利润不低,但其不足百亿的现金流,相比高达近千亿的收购标的,显得杯水车薪。

不过,过去类似的巨额收购案中,现金不够多也很常见,反而像微软、苹果这类现金巨头并不多见。而华尔街也有专门的应对措施——股票。

例如,2020年10月,AMD宣布将以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Xilinx),而当年AMD的净利润只有24.9亿美元。因此,AMD通过换股的方式(赛灵思股东每持有一股普通股,可换取1.7234股AMD普通股),最终完成了这笔巨额收购。

因此,从财务角度来说,高通如若真要收购英特尔,财务上是可以实现的。不过,近千亿的巨额收购势必也会带来巨大压力。

天风国际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对此就表示,从英特尔市值约900多亿美元来看,此并购案对高通的财务压力极大,且对获利能力会有立即性的负面影响,净利率可能从现在的20%+,降到个位数甚至亏损。

事实上,两家巨头能否达成收购协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媒体报道,目前高通和英特尔还处于早期的“接触”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八字还没有一撇”。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高通到底需不需要英特尔?

高通真的需要英特尔吗?

虽然两家公司都以芯片业务闻名,但高通的主营业务是通讯和智能手机SoC,而英特尔则是桌面级处理器和服务器市场。并且从芯片架构上来说,高通主要是ARM平台,而英特尔则是x86平台,两家公司在业务重合度上并不高,很难归于同行兼并。

同样以AMD为例,在收购赛灵思前,AMD的主要业务是面向PC的客户端CPU,其主要产品、收入和利润均来源于此。而2022年,AMD完成对赛灵思的收购交易之后,集齐了CPU、GPU、FPGA三大芯片业务,除了为PC厂商供货,也为数据中心供应处理器,且数据中心业务逐渐成长为AMD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前不久,AMD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上个季度,数据中心的收入占比超过我们总营收的 50%,因此,我们确实是一家以数据中心为先的公司”。

可以说,赛灵思帮助AMD成功进入服务器市场,并站稳脚跟。

但对高通来说,英特尔的核心业务也很难说属于高前景、高增长的蓝海业务。毕竟,英特尔之所以没落,正是因为其主营业务难以保持增长。

因此,对高通而言,收购英特尔看上去既没法“大鱼吃小鱼”,形成业务互补,又很难通过收购进入更有增长潜力的新市场,这意味着更考验高通的后续经营能力。。

对此,郭明錤也表示,“并购英特尔仅对高通的AI PC芯片业务有帮助,但高通应该没有强烈动机去并购英特尔才是,此并购案若发生,对高通可说是灾难一场”。其表示,考虑到各国之后的反垄断调查,此并购案很难在短期内完成。

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半导体行业并购案并不少见,例如,恩智浦约118亿美元成功收购飞思卡尔,以及前文提到的AMD收购赛灵思。

但其中“流产”的也不少,例如博通收购高通失败,英伟达收购ARM失败等,其原因就包括公司财务、全球政 治、各国法律法规、反垄断等诸多关键问题。对高通来说,想要“蛇吞象”恐怕还得三思而后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