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外资紧急撤离,富豪纷纷外逃!印度对华态度有变,想让中国拉一把

IP属地 北京 编辑:郑佳 浮云观点 时间:2024-09-23 20:00:52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于9月1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印度能阻止富人出逃吗?的文章。报道指出,上个月外国投资者成为印度上市股票的净卖家,导致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外流。布卢姆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萨吉斯·帕伊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不贫穷的印度人几乎没有能力影响选举结果,因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公共领域。根据亨氏咨询公司的数据,这家公司帮助富人获得外国居留权,2022年有7500名百万富翁离开了印度。

根据统计数据,从2021年到2024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业务。2022年,另有7500名百万富翁离开印度,反映出印度市场吸引力的显著下降。其中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印度经济消费结构不健康。尽管印度人口众多,看似需求潜力巨大,但严重的收入失衡和庞大的贫困人口实际上限制了消费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印度15岁以上人口中,有50%的年收入低于1500美元,属于贫困阶层。总人口中,大约只有1.2亿人年收入在1.5万美元以上,构成可消费阶层。

其次,印度政府的政策和做法对营商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印度的营商环境口碑不佳,近两年更是被全球评价为“外资坟场”,导致了外资企业的撤出。

虽然印度在人口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经济、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仍然落后于现阶段的中国。中国拥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链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再加上政府在经济战略上的明确决心,使得印度在短期内很难超越中国。然而,印度在低端制造业等领域对中国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从历史角度来看,印度未曾实现真正的长期统一,在殖民时期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需要补充的是,从印度的视角来看,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整体经济发展,不仅会影响中印边境局势,还将决定印度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在新德里的眼中,制造业能否实现长久而迅速的发展,关系到印度的整体国运。因此,早在2014年,莫迪政府就提出了“印度制造”战略,明确了确保制造业对GDP贡献率达到25%的目标。一些西方国家也期望通过支持印度的制造业发展,使其与中国展开竞争,从而改变国际供应链体系。

依据环球网的报道,有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内一个跨部门工作小组已批准了电子制造业领域的五至六项投资提案,其中部分投资者为中国公司。报道称,这是在中印边境紧张和中国投资受到严格审查的背景下,近来首次有此类投资获得批准,因此这一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商界人士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印度此举只是部分解决了投资审核和技术人员签证发放的问题,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在印中资企业面临的“不公平、不公正及歧视性”的营商环境。

自2020年中印两国因边境冲突发生对峙以来,印度加大了对中国企业的审查力度,干扰了中国大型企业的投资计划。具体措施包括严格限制对华签证的发放、封禁数百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以及推迟批准中国投资等。在此期间,印度特别针对中国企业小米的打压引起了广泛关注。

紧接着,莫迪政府又对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vivo在印度的分公司采取行动,以涉嫌洗钱为由逮捕了多位企业高管。莫迪政府这种对中国企业的打压行为,使其他外资企业对印度的营商环境产生了诸多疑虑,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加速撤离印度。

目前,印度迫切需要中国企业的投资,并希望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以改善当前的经济困境。早在上个月,印度媒体多次发出信号,表示希望通过改进政策和政府态度的变化,吸引中资和相关产业链重返印度。从中可以看出,印度在边境问题上对中国示好,意在利用这一问题作为筹码,向中国暗示或要求大额投资。在边境问题的讨论中,印度向中国提出了这一要求,并试图通过边境问题作为筹码,寻求中国的投资。

莫迪或许认为与中国保持距离能够吸引西方的投资。然而,在整个2023年,他先后访问了美国和法国,并获得高规格接待,但西方企业对此并不积极,未显著增加对印度的投资。最为典型的案例是,马斯克以“行程忙碌”为由,未赴印度访问。然而,几天后,马斯克就访问了中国,并与中方签署了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协议。对于印度的营商环境,外国资本心知肚明,曾去过印度并受过挫折的企业对这一点有发言权。由于未能成功吸引到西方企业的投资,莫迪在连任后又开始向中国释放欢迎投资的信号。

许多印度分析人士敦促说,为了摆脱中国,实现多元化,印度可能需要向中印关系倾斜。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V·阿南塔·纳格斯瓦兰也建议放宽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他的办公室最近准备的一份经济调查报告指出:“为了推动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并使印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印度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与中国供应链进行融合。究竟是完全依赖进口,还是部分依靠中国投资,这将是印度必须作出的选择。”

在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对外合作的意愿没有限制。然而,正如所谓的“听其言观其行”,如果印度希望缓和中印关系,就需要在边境问题上合理管理自身言行,停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巡逻等方式对中国进行挑衅。如果印度有意与中国扩大经贸合作,就应当及时取消对中国企业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本国的营商环境,以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迎接中国投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