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科技赋能,黄河之变 | 黄河战略 河南实践

IP属地 北京 编辑:郑佳 大河财立方 时间:2024-09-20 14:11:06

“抢筑裹头、双向立堵、水上抛投……”这些专业术语背后,是科技赋能下的黄河防汛抢险新实践。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来,河南省作为沿黄地区省份,通过科技赋能,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连日来,记者进行了多方走访。

11小时30分钟,顺利合龙洞庭湖226米溃口

6月13日,黄河下游花园口水文站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演习。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俊国带领的科研团队,凭借其“基于锚阵生根—阻拦协同的堤防大溃口快速封堵技术装备”,在预设22000立方米每秒量级洪水情境下,成功模拟并封堵了大堤决口。

一个月后,该技术团队跨省驰援,在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仅用11小时30分钟,便顺利合龙了一处宽度达226米的溃口。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河南科研力量起着“推进器”的作用。沿黄地区是河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

“黄河流域治理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和沿黄各地优势科技力量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协同治理、攻坚克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黄河研究院院长王富强告诉记者,近年来,河南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强化平台人才支撑,开展试点示范引领,全面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为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9月19日,王富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们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探明了黄河中下游水沙过程与水生态演变规律,我们就可以因地制宜,建立维持黄河湿地淤蚀平衡的水沙关系式,从而有效遏制河口河道萎缩、湿地退化等现象,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有自己的科研“先锋”

王富强进一步透露,为积极响应并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不仅制定了《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还在今年2月成立了黄河研究院。该研究院聚焦于水资源高效利用、水旱灾害防御与水工程安全、水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数字孪生流域与工程等四大核心研究方向,深入探索黄河问题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河南省的实验室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从无到有,迅速集结,逐步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已批准建设了20家省实验室,大量实验室分布在郑州、洛阳、濮阳等沿黄城市,为电子信息、新材料、低空经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与新医药等多个领域注入了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20家省实验室的主任几乎全部由两院院士担任,而战略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更是会聚了数百名顶尖专家。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省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总人数已达到1914人,其中科研人员占比高达1509人,共组建了190个科研团队。这种人才的会聚,不仅为当前的科研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储备了充足的后续力量。

用科技力量,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近年来,河南先后组织实施了“黄河干支流骨干枢纽群泥沙动态调控关键技术”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利基础设施高聚物防渗加固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等省重大科技专项,为预防和解决黄河水害隐患提供了技术支持,以科技手段助力减缓黄河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与此同时,河南还牵头实施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以及省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了一系列生态保护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根据省科技厅公开数据,河南已培育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1批375家,为全省企业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提供了典型示范。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河南省正积极深化“十百千”等创新专项的实施策略,以加速创新资源的汇聚,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2024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河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锐提到,2023年河南全省遴选“瞪羚”企业35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6万家,培育上市5家科技型企业。中原城市群,这个以沿黄地市为突出代表的区域,正成为开放创新的热土,吸引着国内外资本、技术和人才的目光。

从黄河下游的抢险演习,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科技的力量正深刻改变着河南,也改变着黄河。

责编:陈玉尧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