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大西洋月刊》5月19日文章,原题:ChatGPT已经过时了 人工智能正在经历一场无声革命,这项技术不仅超越书面语言,融合多种媒体,更在朝着更崇高的目标努力,即更全面透彻地理解世界。ChatGPT才6个月大,就已经变得有些过时了。这款程序及其“近亲”,被称为大型语言模型,通过统计学手段,预测、组成语句并予以表达。研究人员用更多文本训练这些...
最近,有博主用软件midjourney“复活”了一众历史人物。
从帝王妃嫔,到圣贤思哲,一个个故人,从画中穿越而来。
来源:网络
不少人惊叹:“还有什么是AI办不到的。”
其实,前段时间爆火的ChatGPT,就早已令人见识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
美国密歇根大学评出的优秀论文,是它写的;
谷歌内部测试,L3工程师的offer,是它拿的;
以色列总统的演讲稿,是它帮忙搞定的。
更不可思议的是,就连现在很火的直播界,都出现了AI主播。
不得不承认,智能时代正式到来,“全球机器人化”已成定局。
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却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今年劳动节当天,一波强大的失业潮,浩荡来袭。
IBM公司宣布暂停7800人的招聘;高盛集团预计将有3亿人被AI取代。
世界像个旋转的硬币,顷刻间换了正反面。
大浪淘沙,我们之中,谁会被淘汰,谁又能逆流而上呢?
未来五年,什么人将被取代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接到广告电话,聊了半天,才猜出对方是个机器人;
点了外卖,开门一看,竟是一架送餐“无人机”;
去餐厅吃饭,取餐全在智能窗口搞定;
到银行办业务,只见大厅里数十台自助机。
等你缓过神来才发现,不管是智能柜台,还是机器人,提供的服务都还不错。
可你有没有想过,原来这些岗位上的人都去了哪里?
网络小组#失业联盟#中,或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快递小哥@飞飞说:“我本科毕业,脱下了学历的长衫去送外卖,可接单根本抢不过机器人。”
律师@萌萌说:“我实习期间,业绩远远落在自助系统之后,只能辞职走人。”
还有漫画师@Zoey,她的经历更有代表性。
Zoey美术专业出身,一直从事游戏原画的创作。
前几年,她凭借几部好作品,成了团队的主管。
谁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绘画程序相继问世。
她所在的公司裁掉了整个原画团队,其中就包括她。
Zoey说:
“我通宵画的画,AI只需要几秒钟,成本只要几分钱。就算我接受降薪,也不可能比AI更廉价。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选谁?”
世界很公平,赚钱的规则向来是拿什么换什么。
但世界也很残酷,在人工智能面前,我们能拿出来的东西寥寥无几。
比精力,人工智能可以一天24小时连轴转;
比成本,即使你白干,性价比都比AI低;
比效率,你一周的工作量,AI半天就能搞定。
不久前,央视网整理了一份可能被AI取代的十大职业清单:
来源:网络
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能被取代的多是重复低效的工作。
也就是说,被挤掉的,是缺少创造性和深度思考的职业。
尽管李开复说过,未来十五年,AI会接管我们一半的工作。
但这50%,并非平均分布在各行各业。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那另一半的“幸运儿”是谁?
有人被淘汰的同时,也有人正乘着时代的东风稳步上升。
AI来势汹汹,但总有人永立潮头
前几天,网友阿木,分享了一段经历。
他是个海归硕士,专业是计算机编程。
回国后,他信心满满地投简历,目标都是互联网大厂。
可当面试官问他,是否愿意拿着5K的工资996时,他表现出了迟疑。
结果自然是面试不过。
他在校友群里抱怨,没想到前辈们都劝他:
“兄弟,抓紧转行吧,就算进了大厂,你也干不过人工智能。”
起初,他没把这话当真,但为了赚生活费,他开始思考自己还能干什么。
一天,回家的路上,他捡到一只流浪猫。
并从网上学着给猫洗澡剪毛,忽然发觉自己在这方面挺有天赋。
他喜欢动物,很有耐心,小时候还学过美术,有一定的审美。
于是,他去专业学校进修,顺利拿到了宠物美容C级证书。
如今,他已是一家连锁宠物店的首席美容师,月薪过万。
在他的评论区里,竟然看到有很多人干着“五花八门”的工作。
有的公司白领,去新东方学了烹饪,当起了五星级酒店的主厨;
有的英文翻译,开始做高端家教,主打一个“双语生活”;
还有个做客服的女孩,搞起了花卉种植和盆景设计;
……
来源:全景视觉
他们让我想起了知乎上的一个热门问答。
有人问:人类有哪些能力,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答案是: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机器很聪明,却没有情感;算法很灵敏,却不能走心。
AI能精准满足人的需求,却难以体谅你难解的心事。
人工智能可以无休止地加班,却无法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智能技术做不到的事,才是我们进军的领地。
再讲一件趣事。
不久前,美国某公司推出智能美甲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能根据实时摄像,计算出客户指甲的定位数据,在10分钟内完成美甲。
可这样又快又好的服务,却在客户那里遭遇了滑铁卢。
客户表示,我们去美甲店,不只是做美甲,更想和师傅聊几句,打发生活的无聊。
心与心的沟通,生活的点滴趣味,人工智能根本无法实现。
孟晚舟曾在演讲中告诫儿子:
“将来无论从事什么专业,一定不要选择和机器竞争的工作。”
与机器人作战,我们能守住的堡垒有哪些呢?
复旦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张军平教授曾说:
“跟实体相关的工作,比如医生、护工,还有小众手工艺者,比如做古琴的、做陶瓷的艺术家,被AI替代的概率较小。”
时代永远在变,而我们也总能找到生存的广阔天地。
别沮丧,危机中永远包含转机,困境中也总能找到出路。
来源:全景视觉
全球机器人时代,要掌握这4大生存法则
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提出过一个“十倍速变化”理论。
意思是,外界变化永远要比我们预料到的快10倍。
生活迅速变化,想要赢得生存空间,我们必须掌握这4大生存法则。
1.不做机器的淘汰品,做智能工具的主人。
ChatGPT刚火的那会儿,在朋友圈看见老赵的一条动态。
他是名投资经理,做项目时,要查找大量资料。
自从学会了ChatGPT,他大大缩短了收集资料的时间。
进而有更多精力去拜访客户和宣讲产品。
当大伙都谈ChatGPT色变时,老赵反而得意地说:
“你们都怕它,我却把它当成一个好助手。”
其实,各种智能工具,都有相应的操作指南和培训课程。
只要你愿意学习,都能成为这些工具的主人。
虽然学习一门新知识很难,但我们正在被人工智能围剿,只有先了解它,才能战胜它。
2.靠自我进化力,成为敏捷型人才。
作家蔡磊垒说:
“一个三维空间,可以展开成无限大的二维平面。一个人想要有竞争优势,就要尽可能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技能维度。”
眼下的社会,只有成为斜杠青年,才能多点突围,绝处逢生。
就像前文提到的阿木,他是编程行家,却大跨度转行,成为宠物美容师。
别再死守一行,别再有“铁饭碗”的念想。
有人算过,掌握一门全新的技能,最多只需5年时间。
只要你开始跨领域学习,永远来得及。
3.深度思考的能力,是打赢AI的关键。
不久前,某媒体用ChatGPT写了篇文章。
不管是编辑和写作者,还是广大读者,读完后,都松了一口气。
ChatGPT的文章,虽然逻辑清晰,文笔流畅,但通读下来,却是毫无感觉,没一点共鸣。
很多人指出:
AI生成的文章拼贴化严重,只是用同一个模板套进合适的句子。
不信你看:
写爱情,AI是“每次我想起你,都会心跳加速,无法控制自己对你的感情”。
语法完全正确,用词准确无误,但你感觉到爱了吗?
而文学巨匠海明威是怎么写的?
“你现在是属于我的,我想。你是属于我的,整个巴黎也是属于我的,而我属于这本笔记簿和这支铅笔。”
是不是高下立现?
而产生差别的根源,就在于只有人类,才会深度思考,有着无穷的感知力。
刻意练习思考的深度,才是打赢AI 的关键。
来源:全景视觉
4.品性,是安身立命的杀手锏。
电影《SAW》中,保罗经营着一家保险公司。
为提高收益,他找人设计了一套智能算法,专挑投保人的漏洞。
起初,他大获成功,赚了很多钱,可最后呢,客户发现被骗,都纷纷退单。
保罗也因此破产,把自己搞得身败名裂。
不管时代怎么变,品性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杀手锏。
怀抱良善之心,给人温暖的关怀,这一点,AI永远做不到。
罗振宇说:“你喜欢岁月静好,现实却是大江奔流。”
这个世界上,永远是一群人不断更新自己,而另一群人睡醒后,发现一切都变了。
抛弃你的不是时代,是你自己的置身事外和主动弃权。
被AI威胁的同时,每个人都应该感谢它的到来。
是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从麻木中醒来。
愿我们不断进化自己,成为那幸运的另一半。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瑾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