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中国中免,7000亿灰飞烟灭!

IP属地 北京 编辑:李娜 看财经 时间:2024-09-10 13:17:44

中国中免太惨了。三年多时间,市值从8000多亿跌到现在1000亿出头。蒸发7000亿。

持续杀估值,是因为业绩不行吗?

是也不是。

2024年上半年,中国中免营收同比下降12.81%,净利润同比下降15.07%。2023年中国中免利润72.66亿元,相较股价巅峰同时也是业绩巅峰的2021年,利润规模缩水四成。

不过,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中免股价下滑远比业绩下滑更惨烈。利润还未腰斩,但股价早已“脚踝斩”。

原因就在于免税这个生意的逻辑已经完全不被资本看好。事实上,不仅是中国中免,另一家免税概念龙头王府井近年也跌幅惨烈。

免税行业遇到什么问题?

需求降级+竞争加剧。

免税的消费客群大多属于社会的“中间阶层”,不算有钱,也不全是穷人。当前消费降级剧烈的群体恰恰与免税消费人群重叠。

另外,免税商品实际上是用更低的价格让国人消费进口商品。然而,现在消费赛道的大背景是高性价比的国货崛起,在国内市场,不少国际品牌持续降价,甚至已经降到了商场价格比免税还低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免税行业怎么能不惨淡?

此外,电商价格战也对免税行业构成直接威胁,跨国电商平台在消费的便利性和性价比往往比免税店更有优势。

数据为证,去海南旅游的人更多了,但有意愿消费免税商品的却少了:

据海口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1-6月,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84.6亿元,同比下降29.9%;免税购物人数336.1万人次,同比下降10%。

不过,今年上半年前往海南省的旅客却同比实现增长。根据海南省统计局统计数据,2024年1—6月,海南省港口和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568.45万人次,同比增长9.1%,其中离港旅客为1861.17万人次,同比增长10.7%。

因此,中国中免这样的免税龙头,遭遇的是杀估值杀业绩又杀逻辑的三重鬼故事。

中国中免是否再无翻身可能了呢?

非也。

新兴的市内免税店有可能成为免税行业的“救命稻草”。

市内免税店这一业态在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了,只要运营得当,是有商业想像空间的。

不久前,财政部、商务部、文旅部等多部门印发通知,自2024年10月1日起,我国市内免税店将从现有6家扩容至27家。

市内免税店的优势在于,便利,距离城市居民更近;市内提前购买,口岸离境提货,不影响消费者当天的其他行程;此外,市内免税店相较机场免税店租金更低。

市内免税店在我国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全球市场来看,许多国家都已有成功经验。

以韩国为例,这些年来,随着牌照的放开与免税限额的提升,韩国市内免税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底,韩国国内共运营57家免税店,其中市内免税店22家,占比接近40%。数据显示,韩国市内免税店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0%,远超口岸店的5%,2019年韩国市内免税店销售规模占比超过80%,近两年更是提升到90%以上。市内免税店的繁荣不仅支撑起韩国免税市场的壮大,更成为了拉动韩国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目前看,第一批转型市内免税店均为中免系,对中国中免而言,能否“逆天改命”,就看其是否能凭借牌照优势,抓住机会最大化分享政策红利。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中免分红可是实实在在的,连续十多年分红比例超过30%,2023年更是大幅提升至50%以上。从估值看,当前中国中免动态市盈率不到20倍,这已经是公司2009年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资本市场已经大幅放低了对中国中免的预期,所以,会不会是机会呢?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