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世界技能大赛,锻造技能力量“金钥匙”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云飞 川渝本地消息 时间:2024-09-09 20:51:39

钟表“滴答”,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进入“倒计时”。2024年9月10日,法国里昂,这场技能比拼的国际“盛宴”将拉开帷幕。我国68名参赛选手蓄势待发,参加全部59个项目的角逐。

技能成就梦想,奋斗点亮人生。我国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共参加6届世界技能大赛,215名选手走上世界技能竞技舞台,累计取得57枚金牌、32枚银牌、24枚铜牌和63个优胜奖。“中国红”一次次飘扬在世界技能之巅,彰显出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独特优势。

一路风雨、一路繁花,时间的卷轴里,跳动着中国技能健儿拼搏奋斗的音符,也镌刻着技能大国跃升的印记。在“倒计时”时间,我们回望来路、展望新程,聆听心声。

2015年8月,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巴西圣保罗举行。图为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欢呼。

选手说——

“参加世赛让我们踏上了成长的‘快车道’”

23岁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5岁成为“全国劳动模范”,28岁成立“裴先锋劳模创新工作室…… ”相较于大多数同龄人,中石油电焊技能专家裴先锋的职业成长是“加速”进行的,这一切源于一场竞赛——2011年,21岁的他代表中国走出国门,成为我国第一个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并获奖的技能工人。回首那段宝贵经历,裴先锋感慨:“只有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的发展之中,才能更好更快成长、实现人生价值。”

“参加世赛让我们踏上了成长的‘快车道’!”这是世赛参赛选手的共同心声。2021年,在调研和访谈172名世赛选手后,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推出的《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经过世赛的历练和打磨,参赛选手综合能力素质得到了全方位提升。”

“参加比赛会增加许多训练,培训资源更加全面,比正常学习花更多时间,学更多东西。”回忆起参赛经历,第45届世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冠军陈鑫鹏以参赛项目为例,“在原来的数控铣专业上,还要精通普车、焊接、电子技术、制图、钳工等课程,正常需要一年时间,我只用了三个月。”赛后,他从高级工跃升为铣工高级技师。

除了锤炼精进技能,高强度的竞技环境也促进选手心理素质、自我管理能力、主动性和责任心等“软技能”的提升,为其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世赛电气装置项目为期4天,每一步规划、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最优。参赛让我的心理更加成熟,自我要求更加严格,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江苏盐城技师学院的董辉获得第44届世赛电气装置项目银牌,从普通的技校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世赛教练。

走下世赛舞台,选手们也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书写精彩。

凭借在第43届世赛中的优异表现,“95后”小伙子邹彬从农民工被破格录取为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员,并很快成长为项目质量总监,还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我们正处在一个崇尚工匠精神的时代,我想告诉广大产业工人和青年朋友们,干一行、爱一行,一定能够在新时代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荣获“阿尔伯特·维达”大奖的第44届世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冠军宋彪,选择留在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任教,“我要做好技能传授工作,带领更多年轻人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这条路。”

2017年10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图为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选手宋彪荣膺所有奖项中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大奖。

专家说——

“世赛‘风向标’助力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一技之长,能动天下,赛场之外,世赛效应一直在持续释放。

“世赛归来的星星之火,正掀起技能学习热潮。”多位专家提出。据统计,我国参加世赛以来,约83%的选手来源于院校,其中约60%来自技工院校。世赛选手摘金夺银、技能成才的励志故事,鼓舞了更多青年学习技能、热爱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

“现在报读焊接专业的学生增加一倍多!往年招两三个班,现在都是五六个班。”提起世赛的带动作用,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攀枝花技师学院教师、焊接项目国家队教练周树春感受颇深。

焊接技术有“工业裁缝”之称,同时也是个苦工种。随着十九冶集团选手连续三届代表中国夺得世赛金牌,过去招生时常遇冷的专业,成了热门。

2013年7月,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德国莱比锡举行。图为制冷与空调项目选手冼星文比赛现场。

不少世赛选手步入教师队伍,增强了师资力量,更成为言传身教的“活教材”,让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弘扬。

常州技师学院专门成立“宋彪班”,支持名师带徒,学校也成为世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常州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宋彪具备的能力引领着学校的专业改革,我们希望通过‘宋彪班’,把宋彪的高超技能和工匠精神传承给更多学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立群说。

以世赛的技术要求为“风向标”,通过竞赛把标准提炼出来,转化到教学中,带动了技工院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

“世赛标准来源于职业岗位需求,反映了对应技术和职业的最高国际水平。”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院长吴洪东提出,将世赛标准和赛项内容、选手的训练和选拔方式融入相关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是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为最早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院校之一,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通过引入世赛技术标准,推动课程和教学改革,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接轨,先后有多名选手参加了数控车、机电一体化、移动机器人等项目,并为我国摘得移动机器人项目首枚金牌。

2011年10月,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数控车床、焊接等6个项目的比赛。图为CAD机械设计项目选手魏俊杨比赛现场。

人社部门说——

“以赛促建,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技能力量’”

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充分发挥世赛的牵引带动作用,将世赛成果转化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金钥匙”,推动建设技能社会,实现技能强国,成为人社部门的共识共为。

加大表彰奖励,引导社会风尚,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显示,第41届—45届世赛选手中有127名选手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有的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有的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社部和地方政府、选手所在院校纷纷拿出“真金白银”给予奖励;不少选手所在单位还采取组织培训、成立工作室、技能补贴、高校深造和出国培训等培育和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世赛选手的引领带动作用。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参赛和表彰激励,改变社会观念,提高各方重视程度,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培养水平,形成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搭建竞赛舞台,让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竞相涌现。

近年来,我国已构建起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各级各类特色技能竞赛如火如荼,每年带动上千万人次的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参加。

作为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办地,上海对接世赛标准,统筹推进世赛筹办和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动态发布“月月赛计划”,围绕上海“3+6”产业发展及急需紧缺目录项目开展月度主题赛活动。“目的是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本市技能竞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带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上海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于9月至11月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图为中国选手侯坤鹏和唐高远获得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

加强竞赛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技能力量”。

“当前,重庆正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数字重庆建设撬动制造业变革重塑。重庆技能选手也从‘巴渝工匠’蜕变为‘巴渝智匠’。”重庆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持续推动竞赛成果转化,围绕世赛、国赛金牌项目,打造重庆技能品牌产业链。70万数字技能人才活跃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集群,为重庆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提供了坚强的技能人才保障和要素支持。

作为世赛奖牌重镇,广东通过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培育技能人才新动能,厚植技能人才新沃土,赋能产业升级,世赛效应、技工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如今,广东技工院校在校生约占全国的1/6,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高水平“广东技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懂技术、实操强的大湾区技能青年投身到前沿科学领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以世界技能大赛为牵引,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时代强音愈发铿锵,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正加速崛起。

2019年8月,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中国派出63名选手参加全部56个项目的比赛。图为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中入场。

中国组织人事报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将于9月14日召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师的慰问信

●@求职者,近期多个专场招聘、又一条新高铁开通、英语四六级报名……本周提醒!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