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去年大热的液流储能,今年融资遇冷 | 最前线

IP属地 北京 编辑:陈丽 36氪 时间:2024-09-09 18:33:22

文 | 吴优

编辑 | 王方玉

2023年被业界称为“长时储能投资元年”,中国液流电池累计装机在这一年达到了290MW/1175MWh,美好前景以及快速扩张的市场规模一度吸引了大量投资。

根据机构长城证券统计,2023年全年液流电池技术企业的融资事件共15次,融资金额高达29.8亿元。

但进入到2024年后,液流储能赛道的融资情况急剧变化。据长城证券统计,截至8月末,包含液流储能在内的国内长时储能赛道也仅完成了5次融资,明显弱于2023年的盛况。

单笔项目的融资金额也有显著变化。

2023年液流储能企业频繁获得大额融资,数个项目获得超亿元融资——全钒液流储能独角兽大连融科完了10亿元B+轮融资。该公司已与安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于科创板上市,冲击“全钒液流第一股”。明星企业星辰新能、纬景储能也分别获得了数亿元融资。上述明星公司的估值已达到数十亿元乃至百亿元。

但今年上半年,液流储能创业公司的融资金额大多在千万元级别。

融资降温的背后,当然与一级市场大环境的遇冷不无关系,但另一方面,折射出液流电池在大规模应用中的诸多困境。

液流电池融资的热潮,与其安全性和在长时储能领域的巨大优势密切相关。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编写的《2024中国液流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表示,液流电池在电池本征安全性、循环寿命、扩充灵活性、环境适应性等多个维度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商业化潜力。

但与此同时,液流电池也面临着降本压力大、产品不成熟、项目问题多等问题。

液流电池一度以“成本有望低于锂电”为卖点,吸引了大量目光。然而实际数据显示,当前液流电池的系统成本仍在2到3元每瓦时之间,而锂电池的成本已降至0.8元/Wh以下,很难与其竞争。

不少液流电池企业的产品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透明的产品性能数据,这导致液流电池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效果难以评估,增加了投资者的顾虑。据悉,目前在液流储能项目的实际运行中,电池性能问题频频暴露,尤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方面。

此外,2023年国内液流储能示范项目从千瓦级迈向兆瓦级应用,推动液流电池企业纷纷扩产,期冀在未来的产业爆发中获取红利,分一杯羹。但这些扩产计划大多是根据融资目标制定的,这导致许多企业的产能规划超前于技术研发进度和市场需求。

“2024年我们认为是行业的震荡期,也是液流电池务实的一年,只有拥有成熟技术研发、清晰降本路径、扎实项目经验的企业才能继续引领长时储能的发展。”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储能应用场景研究员陈梓铭在近期一次公开演讲中总结道。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